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12|回复: 0

从圆圆曲看夫施爱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7 11:2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品状态: 完结
背景设定: 原著
性向: bg 
题材设定: 古代/历史 
特殊设定:  
情感走向:  
预警信息:  
本帖最后由 Thokiiiii 于 2025-7-7 11:23 编辑

    期末复习到吴伟业了,正好要背诵《圆圆曲》就上网查找,结果上来就看到“梦向夫差苑里游”,读完全诗才惊觉吴伟业大概也是站夫施爱情的,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解读,如有不同解读可以留言讨论。
  附上原诗
  《圆圆曲》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1、第七句首次提到西施,用了姑苏和浣纱女来代指西施。以西施的美貌来夸陈圆圆,是古人常见的一种赞美女子的方式。(真不愧是四大美人之首,果然强是一时的,美才是永远的。)
  2、第八句承接上句,用西施入吴宫成为夫差妃子的故事来写陈圆圆成为吴三桂的爱妾。注意,这里我认为两者是有明显差别的,西施和夫差并不属于强取豪夺的关系,正如我以前分析夫施感情所说,抛开政治因素我认为两人是相爱的,夫差在亡国之时也没有斥责西施,反而将错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当孤之身”,西施虽然结局未知,但是这不会影响她对夫差的感情。反观陈圆圆与吴三桂,陈圆圆是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本身为歌妓,跟随吴三桂算是一个不错的依靠,但是两人的爱情是建立在吴三桂拥护清军的前提下,本身就是不确定的。而吴三桂对陈圆圆虽然一往情深但是得到的手段绝对算不上光彩,诗中的后几句可以佐证。
  3、中间没有再提及夫施,一直到“教曲伎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这句,再次提及夫施。这一句借西施浣纱来指陈圆圆旧时的玩伴,所谓的秦淮八艳此时也劳燕分飞。
  4、在诗歌结尾再次提到夫施,“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在这里提到了著名的馆娃宫,众所周知馆娃宫是夫差专门为西施修建,两人的恩爱之所。吴伟业在这里提到馆娃宫,又提到鸳鸯宿其实也表示夫差和西施之间是存在爱情的,用鸳鸯比喻夫差和西施。然后再一次夸赞西施的美貌,当然也在夸陈圆圆。
  5、最后一句争议颇多,无论是主旨上的争议还是吴三桂与陈圆圆感情的争议都源于此句。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到底吴伟业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但从夫施爱情角度看这一句,能体会到夫差和西施感情之深。夫差爱西施,最终误了国。西施同样深爱夫差,愿意将自己全部奉献给他。
  其实自古以来关于夫差西施感情的论战一直不休,但是我们也能从犄角旮旯处找寻两人曾经深爱过的证据。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拾糖 劰载中...

GMT+8, 2025-8-2 13:34 , Processed in 0.0983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