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3|回复: 0

忘川风华录《承天》歌词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5 11:2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品状态:
背景设定:
性向:  
题材设定:  
特殊设定:  
情感走向:  
预警信息:  
序:谁云燕鸟栖下林 已击长风纵天地

  【出自李白的《临江王节士歌》,原文如下: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 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神祇渡潢河 临岸栖止 并拓辽天
  【这句主要是交代了辽朝的起源。
  “神祇(qi2)”是指契丹人主要信奉的萨满教中的自然神。
  “潢(huang1)河”即今西拉木伦河,在辽代被称为潢水,是辽朝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辽朝的都城临潢府就位于潢河之南,辽朝以此河命名其都城。辽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在潢河之南建立了龙化州,并在此地开始建设开教寺,这成为辽朝兴置寺院的滥觞。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之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其后族属渐盛,居松漠之间。】
  
女儿好颜色 刀环羽镞 映作鬓颜
  【女儿好颜色:萧绰于953年6月18日出生于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平谷区),小字燕燕,宋代称“雅雅克”。她的父亲是萧思温,曾任北府宰相,有三个女儿。其中萧绰最小,颇有姿色,在草原上有“细娘”的美称。
  刀环:指的是刀柄末端的圆环,通常用于装饰或便于携带。在古代,刀环有时也作为身份的象征。
  羽镞(zu2):指的是箭矢的箭头部分,古代的箭头常带有羽毛状的设计,以增加飞行稳定性和准确性。】
  
夙慧锦时 着冠衣奉圣令宣
  【969年,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萧绰被选为贵妃,并在同年五月被册封为皇后,时年16岁。】
  
人事靡常 连璧拆阴阳 终独往天命垂肩
  【《辽史》中记载萧绰与耶律贤恩爱有加,虽然两人的婚事属于政治联姻,但是耶律贤对萧绰可谓百依百顺,两人结婚十三年生了七个孩子。(此处存疑,有地方认为早逝的耶律郑哥不是萧绰所生)
  但是,天命弄人,耶律贤即位之初,尚能针对累朝积弊进行一些改革,但没多久就渐趋荒怠,又因沉湎酒色,身体更加虚弱,甚至连马都骑不上去,整天阴沉着脸,即使佳节朝会之际也难绽出一丝笑容。不久,耶律贤病情越发沉重,经常不能视朝,只好命萧绰临朝决事,所有赏罚征讨皆由萧绰裁定,萧绰由此发挥出她的雄才大略。】

眈眈 虎视 位险
涕泣 为计 谋权
睨 山河掌间
  【保宁八年(977),景宗耶律贤为了便于皇后参决朝政,特“谕史馆学士,书皇后言亦称‘朕’暨‘予’,著为定式”。从此,萧绰便合理合法地步入政治历史舞台,成了辽朝实际上的最高主宰。耶律贤乾享四年(987)九月病死,遗诏年仅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继位,是为辽圣宗,萧绰正式临朝执政,被尊为"承天皇太后"。萧绰面临着的是母寡子弱,处理对内应付旧势力反扑、对外对付宋朝新的军事进攻的两大难题。
  补充一点辽朝政治的背景:辽朝自世宗耶律阮以来,贵族内部围绕争夺皇权展开的长期而激烈的斗争,尤其是穆宗耶律碌时期的残暴统治,严重激化了矛盾,造成国势中衰,统治力量大大削弱。】
  
画策 安内 定远
掠阵 鸣镝 撼天
歌凯旋
  【她在用人上作了新的调整:一方面提拔有经国之才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任命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以加强边防;另一方面继续大力重用汉宫,除了老臣室防仍居北府宰相要职之外,一些新的人才如邢抱朴等也相继委以重任,韩德让在这中间所拥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

玄鸟图南 翙翙其羽 抟摇承长天
  【玄鸟: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出自《山海经》,玄鸟的初始形象类似燕子。“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
  翙翙其羽: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原文为“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抟摇承长天: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躬擐甲冑 烈烈麾旗 纵马盟澶渊
幽云一分明 河山无限 一指传史篇
  (下面涉及大量的人名地名,本来觉得麻烦想要删减但是为了科普清楚还是选择保留下来。)
  【保宁十一年(979),宋太宗赵光义灭掉北汉、试图乘胜收复幽州。当年六月,宋军由太原移师河北。连充数郡,包围了幽州。韩匡嗣之子韩德让代父任留守,日夜登城抵御,等待援军。
  幽州是军事重镇,又是辽朝的南面门户。萧绰忙命休哥率五院部精锐前往救援,同时命斜轸在昌平得胜口一带设伏。由此可见其足智多谋、熟谙兵法之一斑。
  休哥先以5000弱兵去幽州引诱宋军主力,再选精骑3万,夜间从小道绕到来军背后,发起猛攻,在高梁河(今北京西北)与斜轸左右夹击,宋军惨败,全线溃退,赵光义背上中了流矢,乘坐驴车遁逃,宋军横尸遍野,丢盔弃甲,辎重堆积如山。
  高梁河之战惨败后,宋太宗赵光义念念不忘收复燕云16州,决心报一箭之仇。
  燕云16州本是中原皇朝的领土,自后唐天禄元年(936),后唐驸马石敬瑭为了换取支持其称帝条件剖让给了辽国。16州长不仅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经济文化相对发达,而且地势险要,许多关隘控扼南北通道,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宋主赵光义此次出兵,却与辽太皇萧绰和韩德让的风流韵事有关联。萧绰和韩德让的关系在辽朝没有引起多大反感,在宋朝人的眼里却成了伤风败俗的丑事,他们异想天开地认为这种关系肯定会引起辽朝的内乱,正好可以利用来作为收复幽州的良机。
  赵光义经过几年准备,统和四年(986)三月,再次向辽朝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宋军分三路出兵,东路主力由曹彬率领,从雄州出击。采取缓慢进军的战术,虚张声势,向幽州进发,以牵制辽军主力;中路由田重进率领,出飞狐(今河北涞源北);西路由潘美、杨业率领,出雁门(今山西人县北)。
  最初,三路皆捷,分别攻下了几处州县。萧绰面对宋军的强大攻势,因胸有成竹,显得沉着冷静。调集各路军队,以智勇双全的耶律休哥抵御曹彬,以耶律斜轸抵御潘美,自己带耶律隆绪和韩德让赶到南京督战,相机出援;纵敌深入,待其疲惫。乘势夹击。
  五月,萧绰赶到涿州(今河北涿县)西南的歧沟关,与休哥合兵反攻,宋军大败,溺死在拒马河中者不计其数,退到易州(河北易县)后,休哥乘胜追击。宋军再次大溃,尸体多得堵塞了沙河流水。
  休哥部则公开以掠夺战利品为号召(辽军作战不发粮饷,以掠养战),更有太后,圣宗亲自督战,士气空前高涨。待宋军退至沙河,立足未稳。斜刺里马蹄声骧响,一彪人马酷似从天而降,直逼宋部。
  为首的竟是一员英姿飒爽的女将,她正是芳龄三十有三的“承天皇太后”萧绰。她挥戈立马,一声令下,辽军蜂拥而上,将宋部团团围住、厮杀,只杀得"宋师望尘奔窜,坠岸相蹂,死者过半,沙河为之不流。"
  赵光义闻东路主力惨败,急令全线撤退。斜轸率10万重兵追击西路宋军。宋军在飞狐口大败。
  七月,潘美,杨业撤到代县以南30里的狼牙村,杨业认为辽兵士气正盛,不可与战,应暂避其锋;潘美和监军王倪却斥责他胆小畏敌,强迫其出兵迎击。
  被人誉为"杨无敌"的杨业是宋朝边关名将,自然不堪其辱,只得愤愤出兵,临行前要求潘美伏兵于陈家谷口(山西朔县南)接应,潘美满口答应。杨业且战且走,行至陈家谷口被辽兵包围,潘美却早逃之夭夭,杨业孤军奋战,部下全部战死,他也身受几十处创伤,力竭被俘。绝食三日而亡。
  萧绰西讨阻止、敌烈诸部,降服其众;东征高丽,迫其称臣纳贡,又把女儿越国公主之女嫁给高丽王治,建立起和亲关系。这时,党项族首领李继迁起兵抗宋,萧绰不失时机地支持李继迁,利用他构成对宋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并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把宗室耶律襄的女儿封为义成公主嫁给他,还赐马3000匹。
  统和八年(990),又封李继迁为夏国王,使西夏力量进一步壮大,形成了辽夏共同对付宋朝的格局。萧绰不仅知人善用,精于谋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且能披挂上阵,身先士卒,驰骋疆场。
  萧绰自统和十七年(999)始,亲自出马,调兵遣将,几乎每次都攻城掠地凯旋而归。统和二十二年(1004)闰九月,萧绰偕同耶律隆绪、韩德让率兵20万又一次大举南下,一路破关斩将。连败宋军,十一月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
  宋廷大震,大臣有的请求宋真宗赵恒去金陵避难,有的劝他去四川躲风,只有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请赵恒立即御驾亲征。
  赵恒的亲征使澶州军民士气大振。辽兵却因前锋主将萧挞凛被宋军床子弩射死,士气受挫。
  萧挞凛乃辽之名将,曾在西讨阻卜时立过大功,萧绰因他的死十分哀痛,对着他的尸体恸哭不已,在军中罢朝5日。
  萧绰早在这次南下之时,就利用宋降将王继忠给宋莫州(今河北住丘)守将石普写信,说是愿意讲和,但必须先由来方提出,这就既试探宋朝虚实,又可以在需要议和时讨价还价。
  当她见宋援军几十万会聚而来,顿感自己孤军深入。犯了兵家的大忌,知道宋朝是灭不掉的,回想起太宗从大粱仓皇退回的教训,便与韩德让等权衡再三,决定和谈。
  赵恒本不敢硬打,得悉后连忙派曹利用到辽营议和。萧绰和韩德让并肩坐在一辆驼车上接见曹利用,几经交涉。
  商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隆绪称赵恒为兄,赵恒称萧绰为叔母;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作“岁币”;双方罢兵,各守旧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结束了双方的长期征战,此后的120多年闻,辽宋基本上和平共处,从未发生过大的战争。】
  
是非毁誉 过眼笑言
  

燕来 春风 吹遍
绰裕 民安 称羡
听 画角声缄
薄赋 轻徭 乐业
稼穑 六畜 丰年
换新篇
【这一段总体是萧绰在位的对内政策,有以下几项
  1.解放部分奴隶,把原先属于宫帐的俘户奴隶加以改编,分别设置为部族,获得平民的身份,把旧部落拆散,编成新的部族,使其分别归属于南,北二府,分镇于边疆。
  2.诏令朝中及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执行法令,要敢于抵制包括朝廷使者在内的无理索求,对上级不得阿顺,还以是否廉洁作为考课官员的标准,规定各级职官凡有贪暴害民者,立即罢免,终身不用,能清勤自持者,随时升擢。并禁止皇室外戚受贿,一旦发现,与常人同罪。
  3.统和六年(988)开始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录取名额逐年增加,统和二十四年(1006)就有畅吉等23人及第,科举不但使越来越多的汉族知识分子被吸收到朝廷中来,受到重用,而且促进了辽朝文化事业的发展。
  4.明令取消“同罪异论”的旧制。辽朝前期,法律混乱,有浓厚的奴隶制色彩和严重的种族偏见,萧绰反其道而行之,明确统一汉律,规定契丹人犯了法的由汉官审理。用法务从宽减。实行“上诉”制度,允许自以为冤枉的罪犯上告诉冤。下令废除谋逆罪中的连坐之法。
  5.对农业的发展特别重视,多次募民垦荒,给贫户提供耕牛和谷种,明令贵族和军队不能因打猎妨碍农业生产,更不准牲畜损害庄稼。在她执政的27年间,减免赋税的诏令有23道之多,其中有局部地区的,也有全国范围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牧民的压力。
  6.萧绰主持下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标志着契丹社会已经在整体上完成了封建化的历程,使辽朝国力大大增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玄乌图南 翾翾其羽 抟摇承长天
躬擐甲冑 烈烈旌旗 跃马盟澶渊
千秋覆手间 弯弓扬鞭 诏昭日高悬
于斯更始 慨然行远

曾询天地 浮生百年 何以遗人间
登临北望 答语只在 霜雪万山巅
弹指一挥间 大河东去 滔滔皆过眼
  【大河东去: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义已遣 唯清平长愿

尾:谁云燕鸟合轻啼 梦中犹和镔铁音
  【镔铁在契丹语中是“辽”的意思。】
  
  最后补充一点资料,关于萧绰的“育儿经验”。
  萧绰与耶律贤结婚13年孕育有7个孩子,其中耶律郑哥早逝,6个孩子长大成人,分别是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第三子‌耶律隆祐,‌长女‌耶律观音女,‌次女‌耶律长寿女,‌第三女‌耶律延寿女。
  但是萧绰对于六个孩子也是操碎了心,其中最上心的是对大儿子耶律隆绪的训导管教。萧绰临朝称制27年,这期间隆绪早就长大成人了,但萧绰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管教。萧绰十分欣赏唐朝文化,让他反复研读《贞观政要》等典籍,并以唐太宗为学习榜样。隆绪是个大孝子,对母亲的训诫始终毕恭毕敬,言听计从。隆绪亲政后,根据长期学习得到的汉族王朝的治国经验,以唐朝为模式,沿着萧绰的足迹继续进行封建化改革,成了辽朝9帝中最负盛名的贤君明主。
  
  (写在最后的话:所有的历史人物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尽管“澶渊之盟”对于宋朝百姓并不是好事,但是站在萧绰的立场上这个契约保证了辽朝百姓的安稳。在做歌词解析时也有这样的困惑,到底该不该将那些残忍的战争呈现给大家。但是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新歌的评论区乌烟瘴气,赶紧做了歌词解析给大家打打气,wcfhl我们喜欢你!)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拾糖 劰载中...

GMT+8, 2025-8-2 13:33 , Processed in 0.1079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